搜索

为什么后世诗词,多可怜李广,而不怎么推崇战功更大的卫青呢?

发表于 2025-04-04 20:12:10 来源:每日焦点网

有名的诗人大多怀才不遇,李广难封让他们找到了共鸣。如果诗人拿韩白卫霍自比,就会被人耻笑为狂妄自大。如果诗人能推崇卫青,说明过的很如意,但过的很如意的人,一般写不出好诗。百无一用是书生,书生在科举路上失意,又没有兵法武略,不敢去疆场立功,但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,一肚子文韬武略、定国安邦之策,只是未曾遇到伯乐,良木之资只能栖身于茅草柴堆。满腔愤懑和抑郁,最后都凝聚在笔端,写下一首首酸诗醋词,他们的诗词因为饱蘸了丰富的情感,所以显得格外动人。李广在这些诗人的笔下,突然又有了灵魂,不再是那个全军覆没被俘、屡次迷路失期、多次寸功未立、一生失意难封的落魄将军,而是成了: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唐·王昌龄少年十五二十时,步行夺得胡马骑。唐·王维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唐·卢纶短衣匹马随李广,看射猛虎终残年。唐·杜甫。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唐·王勃卫青不败由天幸,李广无功缘数奇。唐·王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,至今犹忆李将军。唐·高适。郑虔自笑穷耽酒,李广何妨老不侯。宋·陆游平生笑李广,痴绝望封侯。宋·陆游。千古李将军,夺得胡儿马。宋·辛弃疾。这些诗人里面仕途最好的当属高适,因为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渤海侯,官至剑南西川节度使,其余人大多不如意。汉朝的李广成了这些诗人同病相怜的对象,把自己的失意倾泻在李广身上,能得到更多怀才不遇的书生的共鸣。李广在汉朝为将数十载,五征匈奴,寸功未立,最后一次因失期被卫青责问,羞愤自杀。他也没想到过了几百年之后到了盛唐,他将会是无数才子们同情的对象。很多诗人为他鸣不平,不知道是否能宽慰这个老将军的心。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,大多数诗人不但成不了卫霍,离封侯拜相差了十万八千里,就连他们同情的李广也差着几十条街。李广虽未封侯,但是武帝时期有名的将军,深受汉武帝赏识,要不然也不会屡次派他出征匈奴。唐宋的诗人连李广的背影都追不上,徒呼奈何!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别说卫霍、李广,距离唐宋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又差了十万八千里。一代失意之人是另一代失意之人无法企及的高峰,我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,会不会是几百年后的失意之人无法企及的高峰呢?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为什么后世诗词,多可怜李广,而不怎么推崇战功更大的卫青呢?,每日焦点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